涓流书屋>历史穿越>彼岸鸳鸯 > 番外二:春秋五年修,归时心更疚。【上】
    春秋山古道!

    传言道:此山乃上古时期的古道遗址,春秋山在极西之地。曾有一诗云:古有九九八十一迹,春秋山为迹首。

    据民间传闻道:春秋山高达两千三百丈余,春秋山上有一座春秋道院,道院有一老者,传其为春秋老人,道院弟子不明,但每临食时,春秋山便会传来钟响三声。声迹传万里,春秋山下有春秋山村,村里有两千户人家。

    据《商历经传》言云:春秋一村,有两千户,男丁盛,女娟淑,其乐融融,了无战事。古稀者皆悉,又曰为:寿村。其福源,莫于春秋一老者,护其村,享世容,乐兮兮。

    民间《九奇经传》言:春秋老人不知其名,但闻其道。乃一仙人神通广大,寿福不知。好似上古炎黄尧舜期,世间唯一存,乃真仙!

    谁能得到春秋老人的点诣造化,儒生武将横空出世。自古以来到春秋山拜访者数不胜数,却只见其门,未见其人!皆以满载失望而归。更有江湖游侠带刀而闯,次日,头颅悬挂在春秋山上的一颗百年古树上。令世人惊叹,喜悲交加。

    大夏曾有一亡国诗人云:“此朝不在当年朝,臣心颓郁无功事。何者能挽当年貌,唯盼白发老者临。”世人都看重春秋老人的本领,却都不知春秋老人心海所想。

    不闻世间俗子事,不动一刀一剑威。

    无缘者,不得入此地;无缘擅闯者,开光忌天地;此地只待有缘者,此地只对有缘人。

    春秋山,春秋道院有一石碑,上面用金文写道:心静念恒者,道亦道心归。至今,无一人明其上道意!可探天机,可知未来,可知过去的春秋老人啊!此世此间世人只敢妄自奢想,不敢拥有啊!

    春秋,春秋,乐兮悲兮!对天地,逍苍穹,天不变,道不变,本心亦不变!

    世人虽明知见不着那老者,但还是想一探究竟,图一个心安理得,不怕一万只怕万一。

    激动的来,愁容的归。

    春秋便由此成为传说,是世间俗子不可染指的圣地!

    商历848年。

    春秋古道上,有一队十余人左右的轻装人马!皆穿白色玄衣头戴红色抹额,胸前衣襟处绣有红色“闻丘”二字,马背上装有刀鞘,手中提着统一制铁尖枪。清风革履蹒跚而来,面容微沉,注视着前方高山,唯有颤心,言语尽表容颜上。

    神秘且不凡的队伍中,有一对父子,凝视此山,言不其表,鞍马快速行去。

    赳兮兮,人不兮,马踏轻蹄,容颜兮,故兮然兮!

    春秋村其村民,似与世隔绝般不与外界相联系,乃一世外桃源也。两千多户人家,昼夜分工明确,不贪图什么荣华富贵。只求平安幸福的度过此生,香火传承,万世而不朽。

    但,旁来者也不敢动什么歪念头。男丁盛是一种说法,男丁彪,男丁烈更是一种说法!擅闯村者,不怀好意,磨刀向斩。

    吾等有春秋老人而护,敢问天下宵小之辈。可敢扰吾宁村,必让尔等曝尸横野,信否?!

    每临外来者入其村时,沿途老少看似笑着相迎,其可谓是笑里藏刀,随时蹦出几百上千名壮汉,手握砍刀,乱刀而斩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死在这群刁民手中的江湖游侠不下于百人,刁民属实有些可怕。

    闻丘父子一行人面色轻容的走在村中,内心却十分警惕的注视着这群战力不俗之辈!